繼上篇推薦完古典樂電台後,這次站主推薦一個更為方便且多元的線上廣播收聽網站TuneIn,網站自身簡介「提供全世界各地超過10萬個廣播電台,播送包括體育、音樂、新聞及談話等各類節目內容。」

雖然站主並不是廣播愛好者或專家,但使用此網站的心得如下:

1.網頁版可在站內線上收聽廣播,但也有一些必須另開視窗或者須下載其它串流程式才能收聽。而網頁有附電台基本資訊跟官網連結,這點算是相當方便;網頁版外,另有提供手機版APP供下載,站主尚未用過,大家有興趣可下載。

2.因為搜集範圍是世界各國,所以不僅電台數量眾多,語言類型也眾多,頗適合外語練力學習,也可間接了解各國資訊及當地文化。

3.無疑的,廣播最吸引人之處便是音樂播送,由於網站本身提供的電台數量龐大,而音樂類型又佔很大比例,無論是古典樂、流行樂或其它各類音樂,都有眾多電台供選擇(不爽節目或曲子就任性的換吧...),也可以藉由各國當地電台,聽到一些台灣及歐美主流外的語言、民族或地方類型音樂,相當有意思。

大家有空、有興趣就去逛逛吧,連結:TuneIn 。

在這推薦給喜歡聽古典樂的朋友,一個不錯的24H古典樂播送電台ABC Classic 2,是由澳洲ABC新聞台所經營,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點擊連結去聽看看,希望大家會喜歡。

1.沒啥有趣的照片,暫且將instagram標籤移除。

2.站主近期要專心讀書,任何項目的更新都會放緩,待七月中旬後應有更多餘力來經營網站,請大家繼續支持,謝謝。

有讀者反應,希望能讀到有故事性的創作,類似短篇小說或寓言故事文類,這是很棒的建議,但是礙於現階段自身對故事創作方法不熟悉,也沒有什麼創作經驗,所以不敢貿然開設此文類,恐怕作品會難產。如果真的開始,或許會嘗試從小故事開始,一來是難度較低,其次是可以作為日後長篇故事的基礎訓練,只要題材有趣或主旨鮮明,內容應能兼具易讀及可讀性。

雖然求學期間曾讀過一些小說,但並沒有對小說或故事性作品有很好的創作技巧上的理解,多半停留在純粹讀者欣賞的層次,所追求的是對劇情或角色上的感動,並沒有嘗試從學習角度去解析作品。

但無論是長篇小說、短篇小說、童話、寓言、戲劇、故事集甚至散文等,都可以是有劇情的創作,而且有單一故事,多數故事或一個大故事中包含著許多小故事,作品的型態眾多,除了有依傳統模式創作出來的作品,也常會遇到無法從內容明確界定其文類的情況,但無論如何,這些文體都可以是故事的承載平台。

現今受限於能力及時間精力有限,考慮從小故事寫起,但事實上也不對未來的寫作種類有過多設限,創作文類的選擇,有時就像餐桌上的湯匙與筷子,分別擔負著不同的功能,必須依需求或目的去挑選合適的表達文類,除了寫作新詩外,日後也會需要藉由其它文類去摸索及表達其它想法。

總而言之,會認真將這個想法加以考慮並希望儘快能有一些進度,畢竟這是個有趣的計畫,而追求趣味與分享個人感受就是創作的原動力,好不好或專不專業都其次了(當然還是會努力追求)。

*看吧,還是會回應讀者要求的,只是不敢訂完成時間表罷了...



1.決定日後Poems類別中,自己所創作的詩作不再配圖,畢竟現代詩的欣賞,應該是直接面對文字,由對語句的詮釋來獲取詩作本身所欲表達的意義和意境,如果配上圖片,容易讓讀者在閱讀作品前就先被圖像中有解讀可能的隱含意義給干擾,反而無法專心閱讀,因此日後自行創作部份就不再配圖,而之前已搭配圖片的「逆流」、「讀牆」兩首作品就先維持現狀,不予更動。

2.雖然現階段自己新詩仍寫得不好,引不起大家興趣去關注Poems類別的作品,不過最新一首自行創作的詩「這次下次」,是連續遭到聯合和自由兩報副刊退稿後初次公開於此,這樣的經歷應該會讓這首詩較具話題性了吧(苦笑),大家可去欣賞一下。

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最重要是闔家平安!

*溫馨小提醒:本網站無多餘財力舉辦抽獎送紅包活動喔,切勿聽信不實謠言 >.^

1.因應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更換了首頁圖片,希望帶來新氣象。(圖片是南非開普敦的豪特灣)

2.替標籤長框添加顏色。

1..關於Poems,原先昨天挑好一首相當不錯的現代詩(作者為馬華背景),打算寫第一篇簡評,但因為考量到網站本身畢竟是公開場域,將近現代或當代詩人的作品完整重製到網頁上,總是有侵犯著作權的疑慮,畢竟個人非商業利用的理由,仍比不上學術研究、課程教學或新聞報導等,用途被明列在著作權法條中保護更具合法及正當性,因此幾番猶豫後果斷棄寫(只好逼自己多寫了,畢竟原創最合法...)。
至於未來,應該會盡量挑作者身故超過五十年(一百年是更安全的界線)的作品。此外,也在嚴肅思考,是否要更動Poems改名為Literature,畢竟這樣就能將戲劇,詞賦,小說等歸屬在一類,而不必通通擠在Essays,有定案會再正式公告。

2.原先準備中的有趣新類別,因為主要是圖片相關,同樣也會有侵犯著作權疑慮(著作權這種東西真的是兩面刃,唉),要視之後能否找到合法來源或者改變創作方式,才有機會正式上線,要再稍微等等。

3.將Profile標籤移到倒數第二個位置去,沒啥重要性外加很難更新。


1.關於Poems的文章分類,日後自己所寫的作品,會在標題後加一黑橫槓,加註「原創」,如果是名家詩作賞析,那會在所選的詩作標題後直接註明「作者名」,如果內容有原文也有譯文,那翻譯者會直接加註在文章內。文章標題統一都放原詩的作者名字。舉例,如果是賞析「再別康橋」,則那篇文章標題會是:「再別康橋」 - 徐志摩。

2.也許有人會有疑問,其實自己建站目的主要有後列幾項,(1)網站測試和營運學習。(2)抱怨生活兼寫廢文。(3)發佈與存放個人作品。另外,沒有預設讀者,也不在乎最終參訪人數變成0,因為這些不影響建站目的。

3.最後,除非(1)提供服務的這間公司倒了,或它們的伺服器莫名爆炸導致資料遺失無法搶救。(2)自己獲得新的想法,真的註冊網址,寫網頁,架設了真正的個人網站。除非是發生以上兩種情況,不然目前想法是努力將這個網站長久營運下去,畢竟日後如有使用其它的網站服務,仍然可以整合進來目前的網頁,這裡是主要入口。

幾項標籤異動與說明:

1.決定先把Links移除,只是單純連結外部網站不具太多意義(又不是在弄「我的最愛」...),之後傾向朝置放朋友的個人網站連結的方向去做。

2.關於Poems的經營想法,有鑑於如果單純放自己原創作品(產量、質量皆不優),恐怕稿量與更新速度皆不理想,但還是希望單獨經營詩的類別,所以日後可能會挑一些名家詩作,並於作品下方附心得或簡評,充實稿量兼賞析。

3.登登登!近期將會再新增一個標籤類別,經營的內容很有趣味性,敬請期待!

或許有人發現,原本的Works標籤,現在分成Essays和Poems兩個,

日後也許會再新增其它類別,有特定範圍的內容(電影或書籍相關?)

或是再添幾個網站進來(aNobii考慮中),不過希望總標籤數限制在10個內。

最後,重大事項或網站相關規則、說明、異動等訊息和文章,

目前都會統一發布在首頁(Home),先寫到這,之後想到新的再補充。


上圖是Ameba Ownd的後台,新增標籤頁的界面,

左側以藍框標誌的功能是串連FB用的(暫時封印中),紅框則為Twitter(台灣不流行),

另外還有自己已串好的instagram,至於其它沒專屬串連的外部網站,

可用左上角那個リンク新增標籤超連結出去,簡言之就是整合個人網站的工具,


後台操作簡單、且功能視覺化(唯一問題是目前只有日文,沒支援英文操作介面稍微不便)

也可以埋GA管理統計資訊,也有簡略SEO功能

網站可當個人官方主頁入口用(眾多模版可選擇),做為個人部落格的話,

目前後台文章編輯與管理功能太陽春(不知更換模版是否會有差異?)


創設Ameba Ownd的母公司Cyber agent,原來就有Ameba(アメブロ)這個專門的部落格工具

就是圖片中藍框左側圖案類似熊的工具,所以真的需要更方便的部落格可以使用那個。

這不是業配文(我不是那家公司職員...),只是簡略說明一下,

話說起初是先關注到這個Weebly,看介紹似乎也不錯用? 

是英文介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